经济恢复向好态势

/ 2023-11-28 09:39:59 / 分类: 闲聊 / 阅读:47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张飞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4.2万亿元,同比增长6.8%。随着消费复苏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消费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主动力的趋势逐步稳定。进入新发展阶段,以消费为重点扩大内需,建设强大的国内市场,将显著提升消费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坚持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全面促进消费,成为我国中长期发展的战略选择。

第一,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今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3.2%,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稳固。从经济发展规律看,我国改革开放45年来三大需求结构变化趋势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突出,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第一拉动力”的地位逐步稳固。尽管过去几年疫情期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不同程度的削弱,但随着各类服务消费场景恢复,消费再次重回经济增长第一动力的地位。无论是消费率,还是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开始进入上升期。例如,我国消费率从2010年的49.3%上升至2019年的55.8%,相反投资率开始下降。

第二,消费支撑经济可持续增长。到2035年,我国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均GDP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需要依托国内强大市场的突出优势,充分释放14亿人的消费需求潜力,由此才能支撑未来10—15年年均4%—5%的经济增速。一方面,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稳固。过去10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50.4%;今年第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4.8%,拉动GDP增长4.6个百分点。经济增长依靠内需支撑,符合大国经济增长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形成以服务型消费引领投资的新格局。服务型消费作为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增速比较快。前三季度,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8.9%,居民人均服务型消费支出同比增长14.2%,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是46.1%,比去年同期明显提升了2个百分点。服务型消费的增长可以带动投资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从而形成消费与投资的良性互动。

第三,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三季度以来,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开始止跌回升,9月份增速提升至5.9%,呈现恢复向好的态势。当前,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重在扩大消费。为此,一是要加快服务业市场开放和服务贸易发展,加大高质量服务消费供给;二是要扩大绿色消费、数字化消费等新型消费,进一步壮大消费新动能;三是要适当增加公共消费,释放消费潜力,激发市场活力;四是要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培育更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五是要优化消费环境,保障消费安全,稳定居民消费预期。  

彭波:进出口保持回升态势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 彭波

9月中国进出口额3.74万亿元,规模创年内单月新高。进口和出口同比均延续下滑趋势,但降幅有所缓和,顺差有所扩大。出口、进口环比分别增长5.0%、2.3%,是2011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连续两个月增长。前三季度进出口总值30.8万亿元,同比微降0.2%。

海外需求好于预期,出口延续回升态势

9月,中国出口总额2991.3亿美元,同比下降6.2%,前值-8.8%。环比回升2.6个百分点,好于市场预期,海外需求改善是主要原因。9月全球制造业PMI为48.7,环比回升0.4个百分点,维持缓慢复苏。中国新出口订单PMI为47.8,环比回升1.1个百分点。

出口需求部分修复。从出口国别来看,9月中国对欧盟、美国、东盟和日本同比增速分别为-11.6%、-9.3%、-15.8%和-6.5%,前值-19.6%、-9.5%、-13.3%和-20.1%,对欧盟、美国和日本出口均有所改善。对俄罗斯出口增速20.6%,环比上升4.3个百分点,仍在高位。

出口产品结构改善趋势明显。9月,汽车、手机、高新技术产品增速环比提升9.9、13.4、5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占比提升至59.9%。其中,汽车出口91.92亿美元,同比增长45.1%。

国内需求持续修复,进口增速降幅收窄

9月,中国进口总额2214.2亿美元,同比下降6.2%,前值-7.3%,环比回升1.1个百分点。国内生产延续回升趋势,需求边际修复。9月制造业PMI为50.2,环比回升0.5个百分点,重新回到扩张区间。其中,PMI生产指数51.9,环比回升1.7个百分点。

从进口国别来看,9月,中国对美国、欧盟、日本和东盟同比增速分别为-12.6%、0.6%、-13.7%和-7.0%,前值-7.9%、-5.7%、-17.0%和-6.0%。欧盟增速转正,对日本下降幅度收窄,对美国和东盟增速下降幅度扩大。

大宗商品和农产品进口扩大。铁矿砂及其精矿、原油、煤及褐煤、天然气进口量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6.7%、14.6%、73.1%、8.2%。粮食进口累计同比增速为5.5%,环比回升1.5个百分点;肉类进口累计同比增速为5.6%,环比下降1.9个百分点。

出口回升或已确立,进口下降有望企稳

出口回升或已确立。一方面,全球制造业弱势复苏,海外需求前景仍不乐观,叠加政治冲突和贸易摩擦不断,对出口回升形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国内外贸保稳提质政策不断出台,国际合作持续释放红利,出口结构不断优化,产业不断升级,产业韧劲凸显。综合去年低基数效应,四季度出口有望回升,同比增速年内有望回正。

进口下降有望企稳。一方面,出口下滑带动国内需求回落,海外经济增长放缓,西方国家对中国出口限制加强,国内产业升级带来的进口替代效应凸显等,将削弱进口增速;另一方面,国内稳经济政策持续发力,房产市场企稳,产业升级加快,工业信用扩张逐步接力房地产,居民消费愿望上升等,有助于保障经济基本面企稳回升,拉动内需逐步回暖。四季度进口增速或将延续企稳。

当前,国内经济运行总体向好,国际竞争优势不断加强,全球经济软着陆概率有所上升,企业信心和订单正在改善。总体上,中国的进出口支持了全球经济改善,同时又从中受益。

任荣荣:三季度投资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image.png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研究员 任荣荣

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呈现稳定增长态势。2023年1-9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同)完成额为37.5万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虽比1-8月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但放缓幅度收窄。从环比来看,8月份和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分别环比增长0.26%和0.15%,连续两个月环比增长。其中,民间投资同比下降0.6%,降幅出现今年以来的首次收窄。下半年以来多项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政策从提升投资意愿、畅通投资渠道、增强投资能力等方面综合发力,为提振民营企业预期和信心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速,成为稳投资稳增长的重要力量。1-9月,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等)同比增长6.2%,增速高于近三年平均水平,其中,铁路运输业投资同比增长22.1%,大项目投资带动作用较强。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25.0%,反映出民生类基础设施投资加速。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2%,增速连续两个月增加。随着一系列稳定企业信心、引导企业释放技术改造投资需求的财税金融政策持续发力,制造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且呈现出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态势。

工业行业内部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新旧动能接续替代表现出良好发展态势。1-9月,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较高的高端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3.5%、20.4%、38.1%;与此同时,传统制造业投资动能减弱,纺织业投资同比下降2.2%,金属制品业投资同比增速只有1.7%,投资结构中新旧动能转换态势持续。当前我国投资领域在经济转型和新旧动能转换中已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将与新经济崛起形成良性互动。

展望四季度,推动投资增长的积极因素仍然较多。

一方面,宏观经济环境的恢复向好有助于提升企业投资意愿。制造业PMI指数6月份以来持续回升,9月份上升至荣枯线以上,其中新订单指数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8月份以来,CPI同比止跌,环比连续三个月上涨,PPI同比降幅连续三个月收窄,环比连续两个月上涨,且9月份涨幅扩大。

另一方面,金融支持有助于推动投资领域新旧动能转换。今年以来,金融机构加大对投资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金融总量稳定增长,贷款结构持续优化、覆盖面不断扩大、利率明显下降。普惠小微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绿色贷款均保持较快增长,金融让利实体经济、对经济转型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此外,年底前专项债额度放量发行将对投资增长形成较强的即期拉动效应,随着施工黄金期一批大体量投资项目将加快实施,基础设施投资将保持稳定增长。  


声明 本网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本文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